晚上做梦助他获得诺奖:玩耍、做梦、走神,竟能激发创造力?( 三 )

但是玩耍是要付出代价的 。 年轻的动物会把一天20%的能量预算花在玩耍上 , 这就意味着这些能量不能用于捕食 。 此外 , 玩耍还会带来一些生存相关的问题:因为互相追逐或跟在母亲身后玩耍 , 猎豹幼崽会吓跑猎物;因为贪玩而陷入泥潭的大象;被仙人掌刺钉住的大角羊等 。 有的动物甚至还会因为玩耍误杀了自己或者同伴 。 在一项1991年的研究中 , 剑桥研究院的Robert Harcourt观察了一群南美海狗 。

一个季节内 , 群落里有102只幼崽被海狮攻击 , 其中26只死亡 , 而且超过80%的幼崽是在玩耍时被攻击而死亡的 。 既然玩耍的代价如此之高 , 那肯定也会带来很多好处 。 甚至有时 , 玩耍可以决定生与死 。 举例来说 , 新西兰的野马越贪玩 , 它们在第一年就存活得越好 。 阿拉斯加棕熊的幼崽一岁时候的游戏行为 , 能让它们安稳地度过冬天 。 另外 , 某些玩耍行为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放松精神 。 马会在玩耍过程中让肌肉变得更强;狮子幼崽们玩打斗的游戏 , 实则是为日后争夺部落首领的斗争打下基础

海豚吹空气泡泡 , 是在训练迷惑和捕捉猎物的技巧;雄性蜘蛛练习怎样在交配后快速远离雌性 , 以防被其他雄性攻击 。 至少在哺乳动物中 , 玩耍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练习某项行为 , 当它们跟踪、捕猎和逃跑时 , 它们能够发现自己处在前所未有的新环境中 。 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员Marc Bekoff一生都在研究动物行为 , 他认为玩耍扩大了动物的行为范围 , 能让它们灵活适应不断改变的周遭环境 。 换句话说 , 动物的玩耍是具有创造性的 , 不管这是否能马上被利用上 , 但正是这些玩耍行为让动物能为不可预知的意外做好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