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做梦助他获得诺奖:玩耍、做梦、走神,竟能激发创造力?( 六 )

Paul McCartney在梦中创造出了金曲Yesterday

即使在半睡眠状态下 , 我们的大脑也足够开启想象 。 在这种状态下 , August Kekule发现了苯的结构;Mary Shelley构思了《弗兰肯斯坦》;Dmitri Mendeleev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 玩耍和做梦都是我们放飞思维的方式 。 据报告 , 96%的美国成年人每天都会放飞思维 , 也就是走神 , 而另外4%的人可能只是因为心不在焉而没注意到而已 。 要判断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时走神的频率很简单 , 直接问他们就好了 。 打断正在工作的人 , 问问他们在想什么;在任意时间给研究参与者发一条短信 , 询问他们在想什么 。

当心理学家这样做时 , 他们发现人类走神的频率高得惊人 , 大部分人的大脑在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里是都在走神 。 走神通常被认为是无害的 , 但不代表这没后果 。 心不在焉的人很难集中注意力 , 比如他们会在阅读理解测试中表现得很差 。 更令人担忧的是 , 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也更差 , 其中包括许多大学入学要求的学业能力测试 。 如果你有职业抱负的话 , 最好还是不要挂科 。 但是走神也有有利的一面——至少对于训练有素的头脑来说是这样 。 事实上 , 像爱因斯坦、牛顿和著名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这样的人 , 他们解决了许多重要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