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要洋气,也要接地气( 二 )

王老板:

“新吴江路”,还是“老味道”

坐落于吴江路202号的西北郎烧烤也被囊括在此次改造中,自打2000年一穷二白地来到上海,“在吴江路上烤串”成了王自文在这座城市安家落户的资本,也成为了吴江路这条美食街上的一道传奇。如果你曾经来过“大排档”时期的吴江路,除了小杨生煎、甜蜜蜜、吴青餐厅……你一定也光顾过王老板的小摊头:大红色的塑料泡沫板上是“西北郎烧烤”五个大字,人们隔着烟熏火燎,眯着眼仔细瞅价目表。队伍最长的时候得排上2个多小时,因为人太多,老板娘会先收钱,点了吃的写在小纸条上,等排到了,就凭纸条找老板领串——这就是王自文和妻子最初的经营模式。

王自文说,老吴江路的时候他从上午10点半开到凌晨3点左右,生意最好的是晚上,白领下班了来吃个饭、喝点酒、解解压,年轻人谈朋友的来这里吃开销也不大,还有住在附近的居民穿着睡衣出来轧马路的。

当时口碑最好、最热销的是用钢筋串起来的鸡翅膀,烤得外焦里嫩,只卖10块钱8只。小姑娘到隔壁再买一杯奶茶,一顿饭就算解决了;几个小伙子一般就会点一箱啤酒——就是那种蓝色的塑料箱里装了24瓶三得利,就这么站在马路牙子上喝酒、吃串、吹牛皮;工作上遇到了挫折、不如意的人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失恋伤情的年轻人深更半夜搂着准备收摊的老板,就能一直哭到清晨上早班的人出门买包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