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起儿歌创作的双桨(圆桌谈)

荡起儿歌创作的双桨(圆桌谈)

鲍元恺

荡起儿歌创作的双桨(圆桌谈)

周海宏

荡起儿歌创作的双桨(圆桌谈)

郎朗

荡起儿歌创作的双桨(圆桌谈)

程武

荡起儿歌创作的双桨(圆桌谈)

《让我们荡起双桨》《春天在哪里》《采蘑菇的小姑娘》……在中国,如果问哪些歌是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都会唱的,那么一定有这些儿童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优秀儿童歌曲涌现出来,经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流唱至今,成为经典。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经典越陈越香,新经典却难觅踪迹。今天,我们的儿歌创作不可谓不多,为何传唱得开的却少得可怜?是创作出了问题,还是传播有了障碍?日前,我们采访了几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艺术家以及网络领域专家,请他们为儿童歌曲的创作和传播问问诊、把把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