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黑天鹅”围攻滴滴( 二 )

商业相对论概述:“绝对运动”的KSF与“相对静止”的防御力

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其中运动相对性原理是其基本原理之一。绝对运动,相对静止,不只是简单的物理学常识,更是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哲学思想,例如商场的竞争与防御各要素的转换逻辑。

而在互联网江湖(VIPIT1)团队看来,滴滴的内忧外患不断,从根本上讲这其实就是狭义相对论在商业底层逻辑衍化方面的体现。网约车行业随着时间的变化,绝对产业发展和企业防御力的KSF也在不断变化当中,而在这一过程中,相对于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滴滴的防御力却显得如同“静止”了一般。

从萌芽期开始,决定网约车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打车难和移动互联网,2010年5月易到用车在北京成立,率先推出“专车”服务。2012年8-9月快的和嘀嘀先后上线,随后也引起了其它打车软件的爆发,但未形成席卷之势,这一时期的KSF只能说是行业兴起的缘由,即:

V(萌芽期)=f(打车难问题突出、移动互联网兴起)

2014年2月Uber正式进入中国。随后快的、滴滴、优步相继推出了“专车”服务,从一开始只在一线城市运行,后逐渐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合并,2016年7月28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专车实现合法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