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谁将成为私募的新生命线——慈善基金( 六 )

在国外,慈善资产通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的运作已经非常成熟。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下称“耶鲁基金”)从1985年就开始将资金投资于各大类资产中,并逐年提升股权投资等另类投资的比例。

30多年间,耶鲁基金规模从13亿美元上升到近300亿美元,翻了大约20倍。过去五年中,除了2016年受市场影响回报较低外,耶鲁基金均保持了10%以上的收益率。

其次,则要破除保守思想。去年开始,私募股权基金普遍遭遇募资难,而从今年1月开始,《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执行,投资将成为慈善基金的刚需;一边是急需长期资本、有耐心资本扶持的双创项目,一边又是这个社会最具耐心和长期空间的善款,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可以说双方是“天作之合”。

但为何直到今天,真正参与到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的慈善基金并不多呢?

恐怕更多的还是保守思想的束缚。

此问题,正如刘文华所说,“(任何)投资面临的后果都是不确定的,是双向的,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但不投资的后果是基本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由于通货膨胀而让慈善基金贬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