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上建起的产业园:国家示范“先锋”缘何沦为“烂摊子”( 四 )

一位集中区干部透露,这些年,集中区产业难兴,项目烂尾现象却不鲜见。在江北集中区,一家名为中甘国贸中心的项目,标牌破败,人去楼空。工作人员说,这是该区一个资不抵债的烂尾项目,目前像这样拿了地做不下去的项目有十几个。

安徽省委巡视组一位曾参与集中区巡视的干部说,产业集中区选址在一片农田上,周边缺乏产业基础和配套,其中江南集中区所在的池州市是皖南生态旅游区,工业基础薄弱,在这样的地方突击搞工业化先天不足。

负债超百亿陷生存泥沼

“我们集中区从征地拆迁到基础设施建设,投下去120亿元,形成了巨额债务。”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这几年逐步消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还有46亿元债务。

江南集中区债务更多。江南产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债务80多亿元,其中政府债务51亿元,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达1.7亿元,这三年是集中区最困难的时期。

前几年税收优惠加上缺乏产业,集中区收入有限,债务偿还主要靠中央财政补贴,如今财政补贴即将到期。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某负责人说,前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一年补贴5亿元,2016年起减至3亿元,随后每年退坡6000万元,今年是1.2亿元,还不够支付债务利息。“目前的税收还不足以养活自己,另外还要付工程款,资金压力巨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