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上建起的产业园:国家示范“先锋”缘何沦为“烂摊子”( 六 )

多位干部直言,集中区从选址开始,就多有争议,“投几十亿元把粮仓征掉了,后来省级直管模式负担不了,只好‘省市共建、以市为主’把负担甩给地方。”

事前缺规划,负债而建。集中区一位干部说,集中区设立6年后,总体规划才获批复。此前集中区发展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只是先把标准化厂房建起来。

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当初的口号是“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江北集中区没有城市依托,过了5年道路才建好,企业陆续投产,想要五年大发展,脱离了实际。

事中无考虑,产业布局“随意”。多位集中区干部说,集中区定位省级直管时,大家都期望上级会宏观布局和引导产业,但实际并没有。2012年,两个集中区行政管理体制从省级直管调整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后,无产业基础、配套优势的集中区产业发展更难定位,最后只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事后无补救,老百姓失望。集中区多位失地农民说,当初政府承诺集中区会引进很多工厂、会有家门口就业,但现在正常生产的企业没多少,一些失地农民找不到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