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涉嫌辱华 外企雇员工可长点心吧!( 五 )

瑞银从不掩饰其试图进入正蓬勃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的“野心”,瑞银诸多高管层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瑞银在中国扩张业务的决心。在行动上,瑞银也是外资金融机构中的先行者。

2003年5月,瑞银以首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身份首次亮相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了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至今瑞银仍是最大的QFII之一。

2005年,瑞银将触角伸向公募基金领域,其与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国投瑞银基金,组建了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是第一家外资持股比例达49%的合资基金公司。据国投瑞银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底,公司共管理70只公募基金,规模772.52亿元人民币,业内排名40/131。公司管理各类资产规模合计约1347.00亿元。

2006年,瑞银又迅速将目光转向中国的券商。通过参与北京证券的重组,瑞银获得新组建的合资券商瑞银证券20%股权,成为仅次于北京国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并拥有直接管理控制权。

2018年4月末,证监会公布并实施《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首次允许外资持股合资证券公司比例最高可达51%,瑞银立刻提出申请,也成为证监会核准的首个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申请。2018年12月完成对瑞银证券51%股份的变更手续,控股成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