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代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 九 )

1.4

专利代理人层面

第一 , 代理过程中注重形式 , 没有为申请人争取利益最大化 。

本研究的第2章可以得知 , 我国专利代理专利的撤回率确实显著低于非代理专利 , 说明专利代理机构相对于社会公众 , 具备其人才优势 , 专利代理人包括专利工程师更加熟悉申请流程 , 和申请文件的撰写 , 通过专利代理机构递交的专利申请文件形式上出现问题而被视为撤回的情形较少 。 但是从申请文件的实质性撰写质量来看 , 我国代理机构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

一方面是权利要求数量的把握 , 更多的权利要求意味着更高的专利稳定性 , 而绝大多数代理机构和普通公众申请人一样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10个以上权利要求收取权利要求附加费”这一政策的影响 , 在申请文件撰写过程中极少将权利要求数量写到10个以上 , 通过研究我国专利的权利要求分布也可以发现 , 虽然代理机构相比于社会公众的平均权利要求数量稍多 , 但5个以下权利要求的专利申请依然占了半壁江山 。

另一方面 , 从技术特征数量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到 , 我国代理专利和非代理专利的技术特征数量都呈现为递增趋势 , 这当然和我国目前的科研实力和专利申请处在小发明、小改进这一历史阶段有关 , 但是二者差距不明显 , 也反映出代理机构对发明点的归纳和技术特征的合理上位不够认真 。 在代理事务工作中 , 许多代理机构拥有足够多的案源 , 却缺乏足够的合格撰写人员 , 为了完成工作进度 , 这些代理机构往往求速不求质 , 其充当的仅仅“文档整理”工作 。 “为申请人争取最大保护范围”这一代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贯彻不彻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