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代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 七 )

目前 , 专利行政机关和专利代理人协会对专利代理机构与专利代理人的监管不到位 , 存在非正常代理现象 。 部分地区专利申请量虽然在持续上升 , 但大量低质量的专利申请充斥其中 。 许多企业不清楚专利所包含的巨大商业价值 , 对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不了解 , 往往愿意选择报价更低的代理机构 。 于是一些学习过专利代理实务的人开始私下从事专利代理工作 , 他们并未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注册登记 , 其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专利代理人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 虽然法律并未强制我国公民不得自行申请专利 , 专利申请并不是强制代理的事项 , 但是大多不具备代理资质的黑代理 , 存在专利撰写质量不高 , 甚至涉嫌欺诈 。 这些所谓代理机构的代理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 基本不会站在申请人的角度为申请人争取好的保护效果 , 缺乏系统完善的内部管理 , 缺乏专业的流程人员和质量管控人员 , 在申请和答复阶段经常巧立名目收取费用或者延误期限导致专利被视为撤回或者专利失效 , 危害委托人利益 。

1.3

代理机构层面

代理机构流程管理能力不足 。 结合本研究第4章的分析可知 , 流程是案件流转的依据 , 专利申请流程纷繁复杂 , 存在较多的期限和程序 。 从立案、撰写、答复、授权、缴费、复审、无效都必须做到毫无差错 。 目前国内除了部分成立已久的大型代理机构拥有专业流程团队以外 , 中小型代理机构的流程管理能力普遍不足 。 专利错过优先权期限、请求实质审查期限、答复期限、办理登记期限和缴费期限而被驳回的情况不胜枚举 ,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流程管理方面的疏漏造成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