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不出社区 虹梅街道底气何来?除了大力推进源头垃圾分类,还有“秘密武器”——市民环保体验中心( 四 )

湿垃圾纯净度,简单讲就是一桶湿垃圾里面,其它垃圾掺杂程度不能高于10%,这是确保生物有效处理垃圾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居民区与园区写字楼,干湿分离、破袋投放都要在源头完成,同时从清运到处置,保证每桶240升的湿垃圾必须达到90%以上的纯净度,这才使得最终的生物处理有了基础。

因此,除了创新清运流程,街道还引入了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每天统计干湿垃圾的清运量,检测湿垃圾的纯净度。

要在源头实现减量

从2016年最早在惠工新村试点垃圾分类,到如今的成效显著——2018年,虹梅街道年均湿垃圾量增长了80%,干垃圾清运量下降20%,垃圾分类开始成为了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同年,虹梅街道创建成为了18个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之一。居民的共识,绝非一日形成。

一开始,有的居民不愿意湿垃圾破袋,认为太脏了;有的居民认为“定时定点”丢垃圾带了很多不方便;甚至有居民不断打“12345”市民热线投诉物业把垃圾桶撤了……面对这些看似个性实则共性的问题,通过每月的垃圾分类例会,逐渐形成了“一小区一方法”社区治理的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