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商的摘星指南:我们能从如祺出行身上学到什么?( 二 )

变量出现的背后是熵态的提高——正因当不确定性的增加 , 市场中才出现了更多的机会 。

熵态增加 , 谁为出行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 , 出行市场新一轮的不确定性出现在哪?

从2011年左右由共享经济而兴盛的网约车市场 , 其本质机制是C端市场的资源共享和信息的加速流通 。 网约车App通过建立平台 , 帮助有空余汽车资源的人和拥有出行需求的人建立高效的联系 。 在这个过程中 , 并不存在技术进步的状况 。

而以如祺出行为代表的新一波网约车产品 , 其产品自身和所处的市场环境 , 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相比此前以互联网企业/共享经济创业企业为主的情况 , 如今网约车市场的新玩家 , 几乎都是由汽车厂商主导或参与的B2C模式 。 其中如祺出行采用广汽的智能网联新能源定制车型、欧拉出行全部启用长城新能源车型、曹操专车则由吉利提供定制化的新能源车型 。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提升有关 , 但是网约车车型的集中化和定制化 , 意味着车联网、智能汽车等等新技术可以以前置化的方式进入网约车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