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背后的模式困局( 三 )

团长的忠诚度这么难维护,那么“去团长化”是否可行?多位业内人士都对新京报采访人员表示,很难“去团长化”。在他们看来,社区团购是基于微信端和熟人之间的一种社交电商,未来可能往平台型商城发展,但本质上是熟人之间分享产生的消费,且现在消费者在网络平台消费已形成习惯,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产品品类更为丰富,李枫直接坦言“不可能去团长化”。肖雷则认为,社区团购的目标不止是生鲜,而是要做商城,售卖高毛利产品,但目前社区团购平台众多,要去团长靠商城本身吸引顾客非常困难。

刷单、货源不明等乱象丛生

社区团购竞争激烈,价格战在所难免,为了拉新,很多平台上线了1元秒杀、一毛钱小葱、9毛钱的土豆等特价商品无可厚非。但今年4月,“食享会”被爆会员日甩卖iPhoneXS,每台补贴近千元,共卖出8000台,贡献交易额高达七八千万元,这也被认为其此前宣称的月交易额过2亿元存在水分。

在社区团购中,消费者更看重“低价”和“品质”。杭州妈妈向天(化名)被邻居邀请进入“千岛农夫”团购群,由于被群内“接龙订单”刷屏,她的购物欲望被激发出来,先后尝试过伦晚橙子、黑金刚莲雾等3种之前不熟悉的水果,质量非常好,后来她在京东上也看到了同一产地、同一品种的水果,价格类似甚至更优惠,便很少在群里购买了。向天还坦言,出于食品安全,她不会在社区群里购买水产品、海鲜和肉制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