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业持续低迷 大白兔只能靠回忆吗( 三 )

据《华夏时报》采访人员不完全,此后4年期间,大白兔的跨品牌合作保持着每年1-2次的频次,从食品到美妆再到服饰,甚至网游,再从单纯到品牌授权到大白兔“味觉”的再改造,跨界营销根本停不下来。其中,在食品类方面,大白兔曾在2016年先后与国家博物馆、太平洋咖啡等进行合作。

最为出名的一次跨界合作是在2018年,大白兔联名美加净生产的大白兔润唇膏在社交平台引发话题效应,在其天猫旗舰店上预售的半秒钟内卖空920支,成为老字号跨界合作的经典案例。相比于大白兔唇膏,2019年,和气味图书馆推出大白兔奶糖味香氛、沐浴乳系列以及与太平鸟旗下乐町推出印有大白兔LOGO的服饰表现就稍微逊色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对此表示,大白兔产品单一、品牌老化严重,过去几年与年轻消费者黏合不够。大白兔通过和年轻态的品牌合作试水,可以打造短期的网红效应,提高品牌在年轻人群中的知名度。

但他同时也表示,虽然大白兔也意识到了保持年轻化的重要性,并开始做出改变。然而,转型并非易事,老字号寻求年轻化也要找准定位。虽然凭借时尚定制产品可以满足年轻人的猎奇心理,但却无法成为常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