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登顶“688XXX”!科创板下的投行变革来了( 四 )

收入增加的直接体现是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量。投行业务高阶转型,有望更好地发挥龙头牵引功能,激活部门协同、实现业务引流,从而进一步提升全公司盈利能力。针对此,更是有券商预测投行收入有望实现五年4倍。

而与其他市场相比,我国券商投行业务收入着实有很大空间。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投行业务收入为370亿元,相当于美国1995年前后水平,约占美国当前投行业务收入20%左右。

业务挑战

机遇的背面是挑战。“最大挑战在于投行能否适应新形势,顺利转型,整合公司资源,提升自身实力”,国金证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无论是做好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工作、加强对相关行业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对企业的科创属性做出合理判断,还是加强与研究部门、经纪业务、另类投资、资管部门等业务部门的合作,都需要投行部门对自身业务进行提升。

在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看来,科创板制度中要求履行保荐职责的券商参与跟投,跟投券商为更好地保证投资安全,需全流程把控项目质量,具备更精准的筛选能力和强大的研究、销售、定价能力,以及一定的资金基础,倒逼券商投行提升自身执业能力;其次,科创板规定中的询价定价和配售模式将定价更市场化,意味着投行会逐步回归定价和销售本源。这也意味着,科创板业务中,保荐机构需要完成从通道型向综合型的转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