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人生最后一本书 《吴读有偶》尽显书痴本色( 三 )

吴鸿阅读视野非常开阔。一般人都只知道台湾文坛朱天心、朱天文姐妹,但吴鸿却“认识”明凤英——跟朱天文、朱天心都是《三三集刊》的创始成员,只是没有搞文学创作而是去美国做学者。吴鸿对明凤英的散文集《一点一横长》赞不绝口。吴鸿阅读口味也很杂。他喜欢张岱的《夜航船》,也喜欢乔治·奥威尔《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对法国作家吉勒·勒鲁瓦写的菲茨杰拉德与妻子泽尔达的故事《亚拉巴马之歌》给予深深的敬佩。

吴鸿还呼吁读者和他一起跟随日本国宝级摄影大师星野道夫,领略其作品《在漫长的旅途中》。对董桥谈人物作品集《酒肉岁月太匆匆》里表现出的汉语之美,他认为值得青少年当成范文来学习。此外,吴鸿还读童话书、辞典书,对每一种书,他都还能说出很精当的观点来。在整理文稿时,弟弟吴献也忍不住感慨哥哥,“他真的是看了太多的书,而且类型非常杂。”

书撕了来读

等人的时候顺便读完

吴鸿买书几乎成瘾。吴鸿的岳丈、诗人张新泉先生曾透露,吴鸿每次从书店回家,几乎都不会空手,都是大包小包的书,“家里的书多得几乎放不下”。吴鸿在书中分享了他在成都经常去看书买书的几家实体书店。其中包括商业街的人文独立小书店求知书社。2009年春节前,吴鸿得了严重的糖尿病,眼睛开始模糊,看书都成问题,医生强迫他住院治疗。医生要求他必须每餐后步行两小时消耗热量。他制定了一个散步计划,坐在病床上想好出门的方向,最终的目的地,还是书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