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人生最后一本书 《吴读有偶》尽显书痴本色( 四 )

作为出版人,吴鸿自然也会考虑如何做书。读书时,除了汲取知识,他还一直思考自己如何把书做得更好。他不认可把书“越做越厚,越做越大”的做法。“一百多回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类的书,做成厚厚的一册,还是精装本,买回去拿都拿不起,又怎么能读呢。多半的家庭都是束之高阁,让它生灰。我不太赞成把书做得很厚,当然,该厚的就厚,做厚书如果是为摊薄出书的成本,那真是出版的怪胎。”吴鸿还透露了他一个很有效的读书癖好,“把一些书撕了来读,一天撕几页带在身上,等人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就可以读完。”

书名“吴读有偶”是吴鸿生前给自己取的一个文字专栏名,据爱人张寄波回忆,“当时他对自己想到这样一个专栏名字,还挺高兴。”吴献找来哥哥的好友陈维先生作为特邀编辑,“我把文字都整理好,他来整体考虑哪些可用,哪些不太适合。”即使还有一些文章未被收入,但吴献表示,“我觉得不会再拿来出书了,《吴读有偶》应是吴鸿最后一本书。”

在这本书中,吴鸿有不少地方提到流沙河先生,两人私交甚深。吴献将出吴鸿的《吴读有偶》消息告知流沙河先生,“先生主动提出愿意给书题写书名。”吴鸿友人范锐在跋文中提到,陈维说吴鸿“好吃”,写了一本《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现在把他“好书”留下的笔记编成一本《吴读有偶》,“算圆满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