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人生最后一本书 《吴读有偶》尽显书痴本色( 六 )

阿来与吴鸿认识已久,近些年更是因出版合作,有了更深的交情。经过多次谈书,做书,聊书,阿来确认,吴鸿是一个懂书、有情怀的出版家。对于吴鸿自己的阅读,阿来说,通过读《吴独有偶》中吴鸿品味书的文字,“可以再次确认,他读了许多书,但他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作为一个有成就有抱负的出版人,他也不是为编书而读书。他是在通过书而了悟生命。”

阿来理解吴鸿在书中所说,当年一查出病来,一出医院,吴鸿带着怅惘的心情,下意识去往的地方就是书店。“我知道他能在那些有通达人生观的书中去求证意义,生命的意义。我爱他明知活不了一百岁,但家里的书多到活到一百岁也读不完的那种生活态度。而且,他的读书是和寻常生活连接在一起的。他坐读的时候,家人和朋友的身影出没其间,亲切而自然。《二月三日读书记》这样的篇什可作佐证。”刚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阿来想起杜甫写在浣花溪的诗:“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阿来写道,“读书就是使心中春水生吧,读书就是在生活之流上放舟荡漾,而得到自由吧?这回,我确信,吴鸿他是坐着书之船走了。”

这篇名为《吴鸿去了远处》的纪念文章,成为《吴读有偶》的序文。吴献说,作为家属,读到“真诚和真心”,“非常感动,同时情绪上难以自抑,不敢再多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