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人生最后一本书 《吴读有偶》尽显书痴本色( 八 )

在他的业余爱好里,书是重心。有好几次,当时在语文出版社工作的谢惠老师每次回成都,都送一下责编的新著,有毛边本也有其他的版本。吃茶的间歇,吴鸿就会翻阅一下,指出书上存在的缺点。谢老师就说做这本书的想法。这样的交流,虽不是师徒传承,却也是爱书人乐意看到的。我坐在旁边,听他们说来说去,依然坚持一本书只要内容足够好就可以了。这当然在吴鸿眼里是不过关的爱书人。

吴鸿从事书业三十余年,自然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书,在书里他总能发现另外的世界。与吴鸿聚会,最离不开的是书。我说起一册什么书,他就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些书,这种对书的精准判断,显现出一个出版人的专业水准。

这几年,我喜欢淘地方文献,一是了解地方风物,二是此类资料常常不为人注意。吴鸿喜欢的书范围比我要宽广得多。有时我在写什么,他就会推荐一些旧著新刊给予参考。“它们有自己的优点,借鉴一下他们的做法就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书来。”这当然是一种方法,当接触的图书增多,也就知道根据自己占有的材料等来撰写书稿,自然这样就容易受到出版社的“青睐”。这种专业指点倒也是一种隐秘的捷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