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经理思考:智能保顾现状讨论( 四 )

再后来自媒体兴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关注和订阅自己喜欢的自媒体号,这样每个人打开的资讯就不一样了,但是这就造成了你只能看到你关注了的咨询信息。没有关注的就看不到了。

然后随着今日头条的兴起才真正实现了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是动态变化的。这时候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智能推荐。由上可知智能推荐依据是:

用户兴趣数据用户的基础注册信息,背景信息:例如用户出生地,年龄,性别,星座,职业等。这些信息一般从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取;例如高德,百度地图注册用户,淘宝注册用户等用户行为反馈:包括显示的反馈(explicit)和隐藏(implicit)的反馈,显示的反馈包括用户的评分,点赞等操作,百度关键词搜索推荐工具上的点赞(正向显示反馈)和垃圾桶(负向显示反馈),淘宝上的评分;隐式反馈包括用户的浏览行为,例如在百度关键词搜索推荐上搜过那些词,淘宝上点击了那些页面,在高德上点击了那些POI等用户交互偏好:例如用户喜欢使用哪些入口,喜欢哪些操作,以及从这些操作中分析出来的偏好,比如在高德地图上根据用户行为反馈分析出来的用户对美食的偏好:更喜欢火锅,粤菜,还是快餐用户上下文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是分析出来的,例如在LBS中分析出来的用户的家在哪儿,公司在哪儿,经常活动的商圈,经常使用的路线等而通过研究发现,在买保险这个领域有以下几点是和推荐算法逻辑有冲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