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代企业家”的挑战与“职业化企业家”的到来( 三 )

其次,企业家精神天然地与企业创始人和所有者相关联。作为创业代企业家,其能动性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但是,这种能动性是不是等于“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则要画一个问号。如果创业代企业家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或者小富即安,浅尝辄止,都不可能造就长久的企业,伟大的企业。

也就是说,ownership(所有权,物主)和entrepreneurship(企业家精神)是有所不同的。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敏锐地发现机会,承担风险与不确定性,不断创新,永葆“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创造的欢乐”。“企业家=富豪”、“企业家=私企老板”等看法都是误区。

近年来中国不少创业代企业家所出的问题,本质上是他们偏离了企业家精神的正道。他们事实上已经不再是企业家,只是企业主而已。弄的不好,连作为企业主所拥有的资产也会被拍卖,什么也留不下来。

第三,企业家精神必须和职业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相结合,才有远大前程。也就是说,要坚守主业,坚持培育核心竞争力,坚持在管理和创新上精进。举凡中国具有常青树特征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在专业化道路上追求卓越与极致的人。早期如张瑞敏、周厚健、李东生、麦伯良,后来如潘刚、郁亮、方洪波,都更像职业化企业家,以企业为家、为使命,同时是经营企业的专家,在原有基础上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