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代企业家”的挑战与“职业化企业家”的到来( 六 )

海康威视2001年成立,2010年上市,目前市值为3200亿元左右。海康威视是自2006年开始实施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之后,唯一被国资委批准实施了4次股权激励的公司。海康威视董事长胡杨忠目前持有1.82亿股股票(其中有部分为个人在二级市场增持),市值在50亿元以上。

伊利股份1996年上市时的市值为4.2亿元,目前接近1800亿元,增长了420倍。通过股权激励,伊利董事长潘刚目前为伊利第三大股东。潘刚2004年提出2005年要达成百亿销售目标,2005年提出2010年进入全球乳业20强,2009年提出2015年进入全球乳业10强,行业都曾存疑,但无一例外都实现了。截至今年上半年,伊利半年营收超450亿,距离2014年提出的“五强千亿”目标近在咫尺。

上述案例说明,对职业经理人的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做强做大的可靠之路。而当他们把公司真正做大后,他们的回报并不亚于很多创业代企业家。将这些优秀公司和那些问题公司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职业化企业家喜欢走专业化之路,坚持在某个确定的大市场上深耕,有远大的职业抱负,希望成为世界性领导者。他们自己的命运押在把企业做好、做强、做久这唯一的一条路上。而某些创业代企业主,主要考虑的是怎么赚钱。只要赚钱,哪怕是快钱、投机、割韭菜,也在所不惜。最后出问题是必然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