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工业软件发展规律及相应策略探讨( 六 )

笔者总结:国外工业软件开发,一直是以财大气粗的工业巨头为主体按需开发,其它企业为辅助锦上添花,高校往往是以实验室合作为主,为软件验证补充机理模型和输出使用软件的人才,政府角色是选择性精准资助。

四、国内工业软件研发主体与研发形式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逐渐兴起了自主开发工业软件中的基础软件——CAD的高潮。笔者从那时就进入了工业软件行业,以青年教师的身份,参与了国家机械工业部(已解散)和国家科委(今科技部前身)组织的“七五CAD攻关项目”、“机械绘图软件项目”等与二维CAD软件有关的开发过程,亲手敲出了几万行工程绘图图形裁剪消隐程序以及软件图形包代码。

三十多年前国产CAD软件开发的特点是:

1.CAD软件是典型的舶来品,无论是写程序还是阅读技术参考资料,都要求一定的英文能力,因此国内软件开发主体基本上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企业基本上不参与软件开发,甚至连使用CAD软件的企业都是凤毛麟角。

2.所开发的软件多数是二维CAD,极少数三维CAD,这既因为当时大家普遍的理解与追求是解决工厂急需的精准的、可编辑的工程绘图问题,也因为三维CAD的开发难度较大,需要循序渐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