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王峥:AI+HI对抗投资领域"熵增定律"的新模式( 三 )

如何对抗熵增效应?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利高津在1960年代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被认为可以使系统内熵的产生最小化。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理,自动从无序状态形成的有序结构状态。简单来说:开放的系统、远离平衡态和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有序状态的三大关键因素。

耗散结构三大支柱

浙商基金王峥:AI+HI对抗投资领域"熵增定律"的新模式

耗散结构理论或“反熵增思维”已经被借鉴到了社会科学当中,并且在企业管理和金融投资等领域出现了比较成功的应用。亚马逊的CEO贝索斯在1998年就提出了“反熵”,并使之成为亚马逊的重要理念之一,其通过进入云服务、物流等领域,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作是反熵的过程。

而国内最成功的案例的是华为,任正非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在公司蓬勃发展的时候就开始为未来的危机做准备,从而将反熵思维和耗散结构理念融入了华为的管理模式,通过开放合作、重视研发、吸纳人才、艰苦奋斗,给华为带来了持续的活力,即使面对美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封锁和打压的极端情况,仍体现出了惊人的生存能力,给中国企业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启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