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的资本市场:没有被低估过的企业成不了真巨头

20年前,外媒曾对马云提出质疑:你口号震天响,却还没有赚到钱。

20年后,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市值已达4555.99亿美元,马云本人也已功成身退,转身拥抱青山绿水,踏入另一片江湖。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投资者们也总被频频打脸。

长期以来,资本市场总是把目光聚焦在短期利益上,对企业发展呈现短暂和静态的错位评估。以Facebook为例,自2012年上市后,只要股价下挫,必有“Facebook已死”等大量负面言论出现。时至今日,当Facebook依然稳居头部阵营时,当年的投资者便又换了种说法,俨然忘记了当初他们是怎么用短视的眼光审视Facebook,为这个商业帝国招来了不赀之损。

2012年百度还在最辉煌时期,因为转型移动互联网,利润率从53%下降至29%,资本市场相当不看好。一片唱衰之下,百度股价跌至80余美元。如今,用脚投票的投资者们又开始充当“事后诸葛”,再度唱衰百度:百度竟然不早点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简直错过了一个时代!

自相矛盾的话都让投资者们说尽了,企业只要做法不合其心意,怎么做都是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