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轮大战」的百亿估值幸存者 九号机器人做对了什么( 四 )

同样在被告席上的九号机器人,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对抗、接触、尝试合作并最终收购 Segway。看似「无知者无畏」的决心背后,其实是团队绝对的理性思考。

「首先,平衡车在国内短期内肯定拿不到路权。而拿不到路权,它就始终是个玩具。所以必须出海,而不打破 Segway 的专利墙,就进入不了海外欧美市场,所以,要么和 Segway 深入合作,要么收购 Segway。」王野分析到,对当时的九号机器人来说,这一役决定了公司「Go big or go home」。「如果退守国内而不正面迎战西方老牌公司的知识产权战争,等消费者兴趣淡下来,公司完蛋只是时间问题。」

与其说是野心之举,不如说九号机器人是背水一战。

「其实,刚开始做平衡车的时候,就和高禄峰(九号机器人 CEO、王野的主要合伙人)聊过什么时候把 Segway 收购就好了。「王野笑到,没有让他和团队想到的是,梦想实现的这么突然——本来只想和 Segway 谈合作,老大哥却给出了「被收购」的选项。

当时,高禄峰和王野亲赴美国 Segway 总部,约公司的总裁开会并提出了战略合作意向。九号机器人阐述了双方的各自差异化优势,前者在消费市场发展良好,后者在 B 端(警用/安防)领域口碑超群,深入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没想到的是,Segway 回应,公司对合作不感兴趣,但是可以洽谈收购事宜。原来,在强势的外表下,Segway 也有不为人知的弱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