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里的经济学:"月饼券"流行 月饼也能资产证券化( 二 )

月饼的背后,藏着哪些商业常识和经济学原理?让我们一探究竟。

?经济学上有个“凡勃伦效应”,指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月饼也不例外;

?2018年中国月饼销量达30万吨,销售额158亿元,大约相当于5个喜茶;

?两家“月饼大户”财报显示,2018年,元祖股份月饼收入6.95亿元,毛利率为64%。广州酒家月饼收入10.38亿元,毛利率为63%;

?原材料占据了月饼成本的绝大部分。元祖股份的月饼成本结构中,94%为原材料;

?由于月饼存在旺盛的送礼需求,每年中秋节前后厂家都会出售月饼券,有些厂家并未生产月饼,却能在月饼券的倒卖过程中获利;

?目前月饼市场仍以传统公司为主,较少有创业公司入局。因为月饼的周期性太强,纯做月饼的新品牌可能不会有太高净利润,且新品牌获客成本极高。

不爱吃月饼,还得买月饼?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吃月饼的人,好像还没有送月饼的人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