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疯狂:月饼3分钟售罄 1700家企业争相入局( 七 )

与此同时,中国素食主义并不盛行。欧美等国家近年来因人道主义和环保主义盛行而加速了素食主义的扩张,也将“人造肉”的消费推向了高潮。但在中国,“吃素”的意识还远不及欧美,“人造肉”消费习惯有待培养。

但国外的成功经验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依旧激发了投资人对相关项目的热情。

产业链投资机遇随之涌现。

兴业证券表示,国内“人造肉”主要原材料为豆粕,因而产业链上游为大豆初加工企业(通常为向榨油厂购买豆粕)或为原料贸易商,中游为豆制品深加工(大豆蛋白生产),下游应用一方面销售给食品加工企业用作辅料,另一方面供给素食肉类生产商制作“人造肉”。

某消费领域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目前在密切接触“人造肉”项目,一周内看了十几份BP。“‘人造肉’产业链与豆制品相似。我会主要关注植物蛋白生产企业及涉及‘人造肉’的食品加工企业。”

但是,“出手几率现在不好说,大多数市面上的机构都在观望阶段。毕竟,做出真正让中国人感觉像‘肉’的产品的难度比大家想象中高太多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