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身退,但“它”能告诉你下一个10年的阿里( 五 )

放眼全球,拥有AWS的亚马逊,貌似是阿里国际化(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全球化复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的大敌。问题在于,包括亚马逊在内的硅谷科技巨头,即便和腾讯相比,受制于闭环思维,赋能企业也根本不在亚马逊的计划之中,这就导致了边界过窄、有数字化而无操作系统化的问题。结果就是,作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CPU,2018年阿里云的规模增幅高达92.6%,相比之下,亚马逊AWS的26.8%的增幅甚至低于行业整体水平。与研发投入低微的腾讯相比,如今的亚马逊和阿里都是科技公司,而阿里的强势则在于,阿里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数字化进阶的基础,这意味着,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在国际化上更能够灵活铺展。

打造商业操作系统,为什么只有阿里巴巴能做?回望过去20年,阿里显然不可能想到未来20年要做一个商业操作系统,但阿里专注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旦成功地跨过一座有一座大山,又必然形成一个系统——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到解决信任问题、组织协同和供应链问题,阿里巴巴始终围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品牌商愿意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托付给阿里巴巴,所以,当今天的阿里已经变得很大,阿里强劲增长说明他仍然富有效率——阿里甚至不需要考虑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因为当他把精力放在解决企业的根本痛点,自然会变得更有效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