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肉会嘴歪”到牛肉料理的流行( 二 )

到了公元675年 , 天武天皇颁布了“肉食禁止令” , 禁止在每年4月到9月之间食用牛、马、狗、猿、鸡肉 。 天皇自然有他的一套理论:牛要用于耕作 , 马用于骑乘 , 狗用于护院 , 鸡用于司晨 , 猿是人类的近亲 , 所以皆有禁食的理由 。 有人认为 , 天武天皇是出于宗教信仰才这样做的 , 但是考虑到天武天皇的政治谋略和手段 , 这一纸禁令更像是在争夺皇位的“壬申之乱”取胜后 , 休养生息、安抚民心并向宗教人士示好的信号 。 此外 , 4月到9月是水稻生产的时期 , 而稻米在古代日本文化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所以 , 这件事所传递的价值观是尊崇稻米的高贵地位 , 并以牺牲肉食为代价 。 随着从中国传入的佛教在日本流行 , 公元7世纪末到8世纪中后期的多位日本天皇都下诏书 , 禁止捕杀禽兽 , 禁止肉食 。 王公贵族们纷纷以身作则 , 在饮食中杜绝兽肉 , 以食用鱼类、蔬菜和米饭为荣 。 原本 , 狩猎是王权的象征 , 但是到了9世纪 , 连狩猎活动也被禁止了 。

如果古代中国人民听到这件事一定会惊呆了 , 因为虽然日本佛教由中国传入 , 但从整体上来看 , 佛教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相对有限 , 中国古代的贵族与平民依然欢乐地鱼肉宴饮 , 而一海之隔的日本却因为佛教掀起了饮食界的轩然大波 , 天皇大人的“断舍离”名单里居然优先写下了兽肉的名字 。 虽然禁肉是国家律令 , 但是在民间 , 食肉的基因并没有被改变 , 尤其在山区 , 猎取野兽、吃肉补充体力的事情时有发生 。 镰仓时代起 , 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 , 对肉食的禁忌有所松动 , 武士们会狩猎兔子、鹿、熊、狸等兽类来食用 , 但全民公然大量食用兽肉的情况没有出现 。 对普通民众而言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食肉之风慢慢被削弱 , 肉食被视为肮脏的东西 , 民间还流传着“吃肉会嘴歪”的传闻 , 很多人深信不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