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模式”崛起,数字化思维能否铺就工厂转型之路?( 二 )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这股洪流不仅能帮助其所短从需求到生产、销售的周期,还能在供应链和销售端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随着国外贸易摩擦不止和国内经济下行,一场自营品牌建设的“抢滩登陆”,就此有了机遇和蓝图。

空有好产品,自营品牌的求索艰难

中国工业的发展和崛起,和“代工”这个词分不开。从欧美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大陆,中国承接了全球制造业转移的红利,并且以廉价高质的劳动力将“世界工厂”的身份维持至今。

低廉高质的加工产品为中国工厂带来了大量订单,也“养肥”了发达国家的品牌商们。尽管付出了最为艰辛的劳动和环境的污染,中国在产业链的地位却处在利润“微笑曲线”的底端,长期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

在代工过程中,中国工厂一方面有了技术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开始尝试向产业上下游扩张,尤其是品牌这种附加值极高的环节。

松腾实业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作为有着20多年代工经验的工厂,松腾是最早开始代工扫地机器人的工厂之一,也在代工过程中掌握了多项专利。2007年,松腾开始做品牌代理,并在2008年成立电商部门,实现了代理品牌的线上热销。有了好的产品和建立线上渠道的经验,松腾距离建立自有品牌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