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模式”崛起,数字化思维能否铺就工厂转型之路?( 四 )

用数字化思维赋能生产,平台教给工厂的数字化价值

因此,软件花销的投入往往让工厂浅尝辄止甚至望而却步。实际上,在这个数据已经开始发威的时代,工厂亟需培养的是数字化思维,在从而在经营的各个环节寻找数据的价值。

在需求端,拼多多等平台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的用户画像,能发现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对接给工厂。

作为最早加入“新品牌计划”的家卫士,就从拼多多那里得知以前未曾开拓的三四线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些城市居民对扫地机器人的需求与一二线城市不同,他们不求功能上的多而全,价格却要足够低。因此,为拼多多定制的288元版扫地机器人,今年已经卖了十几万台,构成了与品牌厂商的错位竞争。

更大的影响来自平台对供应链的端的改造。因为拼多多平台具有少SKU、短爆发、高订单的特点,所以能够让工厂更好地安排生产周期和计划,也在向上游供应商采购时有了更高的议价能力。也因为生产是按需进行,库存的周期也被缩短,成本得到进一步压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