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跑赢”茅台之后( 三 )

此后,提价成了涪陵榨菜提振业绩的秘密武器。

除了提价的同时提量,涪陵榨菜还频繁使用减少单包容量的方式,实现变相提价:

2012年,100克包装缩水至80克,变相提价25%;2013年缩水至70克,变相提价14%;2014年缩水至60克,再次变相提价17%。3年下来,涪陵榨菜产品价格看起来仍维持在1元每包,可实际价格却变相提高了66.7%。

一系列的提价,让涪陵榨菜的利润跨越式增长。2010年至2018年,涪陵榨菜的销量从8.16万吨增长到约1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4.3%,但公司净利润从0.56亿元增长到6.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32%。

净利润涨幅远超销量的关键在于,通过提价的方式,涪陵榨菜的毛利率一路走高。2010年,公司毛利率为32.94%;而2018年则达到破纪录的55.76%。

提价的益处还不止于此。

产品提价后,涪陵榨菜开始向渠道商让利。长城证券研报显示,2015年,涪陵榨菜渠道毛利率为40%,2018年提升至60%。远超竞争对手的渠道利润,极大地调动了经销商拿货和推广的积极性,很好地推进了涪陵榨菜的渠道下沉策略,进而提升了产品销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