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跑赢”茅台之后( 五 )

过去十余年,榨菜消费增长几乎停滞。2007年,全国榨菜总消费量为68.9万吨;但到2018年,也才75万吨。

原材料同样限制着榨菜的市场规模。涪陵榨菜所在的涪陵是我国最大的榨菜原料——青菜头生产地。2011年,涪陵区青菜头的种植面积约50万亩;2016年达到72.2万亩。2017年种植面积为72.4万亩,仅增长了0.2万亩,原料供给接近饱和。

在增长空间有限的狭小市场里,各路玩家一路疯狂厮杀,榨菜行业的成熟度和集中度也已经相当高。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08年,榨菜行业前5名的市场份额之和为50.5%;2017年则提升至69.1%。截止到2017年末,乌江榨菜市场份额达到29.7%。

这意味着涪陵榨菜几乎不可能再实现爆发式增长。

这种格局下,涪陵榨菜选择了两条道路来支撑公司的继续成长:一是提价,走精品战略;二是跨界收购,多元化发展。

但精品战略似乎并不顺利。

2007年,涪陵榨菜就曾推出售价高达2000元的天价礼品榨菜,不过饱受消费者诟病。随后,公司将礼品榨菜的价格降至千元以内,但仍旧卖不动。财报显示,2008-2010年,以沉香榨菜为代表的礼品菜整体营收占比分别仅为1.16%、1.44%和1.9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