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自行车的“大脑”何以登上《自然》封面?( 二 )

尽管AI一词最初就是用于表达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机器智能的含义,但在其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AI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成为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的代名词,远离了智能的初衷。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忘初心”的研究人员共同成立了人工通用智能协会,并确定使用人工通用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作为该领域的正规称谓。

在人工通用智能领域,基于计算机科学的算法是主流,其具体应用如图像识别、语言处理和游戏等,已然深入日常生活,可以高度准确地完成指定任务,但还无法像人一样具有思考和决策的智慧。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是以生物领域的神经科学为导向,试图模仿人类大脑皮层,但还没有成熟的应用。由于两者在公式和编码方案上的根本差异,此前分别依赖于截然不同平台。

天机芯试图突破瓶颈,实现“异构融合”,即融合两种人工智能范式,不仅在算法上,更是在硬件上。包括赵明国在内,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的整个团队与这个设想周旋了七年。

今年8月,天机芯登上《自然》杂志的封面。“异构融合本身是颠覆性的,没有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参考资料。”此次研究的合作单位成员、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终身副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赵蓉解释说。赵明国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采访时表示,“天机芯为未来人工通用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国内媒体则称赞说,“这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Nature论文零的突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