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自行车的“大脑”何以登上《自然》封面?( 五 )

黑科技自行车的“大脑”何以登上《自然》封面?

搭载天机芯的无人智能自行车已经可以完成语音识别、目标锁定、障碍辨别和自主决策等功能。

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另一间实验室,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架了36台摄像机,全天记录天机芯采集的数据,然后输送到类脑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优化,再反馈到芯片和自行车上。

“Straight!Left!Speed up!”(直行,左转,加速)2016年冬天,赵明国的学生们穿着羽绒服在操场上训练自行车时,这辆晃晃悠悠的单车已经可以顺利完成所有指令。围绕这枚小小的芯片,类脑计算研究团队融合了生物医学、电子、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材料和精密仪器等7个院系的多个学科的师生。

天机芯是非冯·诺依曼结构的。对此,赵蓉解释说,这种结构是将处理与存储两个模块分离,中央处理器(CPU)执行计算命令前要先从存储单元中把数据调出,计算后再存到存储器中。伴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处理器不断优化,速度呈指数上升,时间单位可精确到微秒,而存储器被远远落在了后面,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分离的架构已经无法满足高速、节能等新要求。“总体上看,天机芯的处理和存储已经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统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