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人脸识别进课堂:纪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每所学校都想更懂学生,但有些用科技武装到牙齿的方案未必能获得一致认可。开学季,一些学校的“智能化”,引发了不少关注。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技术该如何加持教育,才能起到1+1>2的效果。
拥抱潮流,为教育插上智能化的翅膀无可厚非。宿舍刷脸门禁、图书馆刷脸借阅,将金融领域成熟的技术迁移到校园内,的确可以提升效率、便利生活。有高校利用学生刷卡吃饭的大数据“精准扶助”: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平均每顿饭花费低于7元的学生,无需申请和证明,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补贴。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扶助的必要性,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的确能让人感受到科技的人文温度。
图1/2
在教育领域,技术怎么用,最终还是在人们如何理解教育、理解技术。比如,在教室内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刷脸签到甚至分析情绪、听讲情况等,就并未赢得一致的较好。应该说,这样的方式,对于评估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对于那些学生“开小差”较多的课堂,学校和教师可能得想想问题出在哪里。但如果仅仅把这当做一种规范手段、当做一种纪律约束,恐怕就不一定能达到既定的目的了。
推荐阅读
- 流氓公司第4赛epic包|第五人格:据说官方已制作人脸识别系统,漏网之鱼要夜不能寐了
- 地下城堡3|1元租号、60元破解防沉迷80元人脸包过,该怎么让孩子放下游戏!
- 人脸识别|接入人脸识别认证,网易游戏再次优化防沉迷系统
- 死亡赔偿金|两孩子游戏花掉父亲 22 万死亡赔偿金,用奶奶信息绑定并人脸识别
- 王者荣耀|防沉迷“破防”,17次人脸识别都是“本人”,平台公开承认无能为力
- 王者荣耀|王者荣耀:防沉迷新规?上线就人脸识别,小学生彻底说拜拜!
- 身份证|玩家用奶奶身份证防沉迷,8次“人脸识别”后,屏幕弹出14个字!
- 端游|大型端游却被显卡驱动识别错误,中国游戏市场真的没救了吗?
- RNG|RNG输给LNG这场比赛以后,后面的比赛极其被动,还要看别人脸色。
- 精灵宝可梦|曝《宝可梦大集结》出现纹理bug 人脸消失造型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