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人脸识别进课堂:纪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 )

正如有学者所说,教育不是工业化的标准生产,而是农业化的栽培启蒙。用技术协助科学管理固然可能有一时的效果,但因材施教、以心换心,才能更懂学生,也更接近教育的本质。毕竟,无论科学如何昌明,精准但冰冷的气象分析,永远敌不过大雨倾盆时有人为你撑开一把温暖的伞。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了一则旧闻:今年5月,有学校开展宿管阿姨“人脸识别”大赛。90%的阿姨都能够在几秒内从30名随机选出的学生里,准确地认出住在本楼栋的孩子。“他每次路过都会跟我问好”,“他经常到楼下来借钥匙”……有流行歌曲唱道,“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要更懂学生、更懂教育,点滴在心头的全情投入,恐怕是比技术更好的美妙言语。

这正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技术确可加持,深情实乃必须。

大家晚安!

(文/杨翘楚)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手机腾讯网立场。版权归自媒体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