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豆瓣正在变成“另一个微博” 但豆瓣不能死(12)

小N的朋友S酱,只是在自己的豆瓣主页上发了一些批评思考的文字,就被八组“挂”了,一怒之下注销了豆瓣账号。

在小N看来,豆瓣一直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地方,老用户更多是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主选择友邻,发表评论,分享生活,也不会主动去怼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人。

2005年刚上线时,阿北给豆瓣定下的slogan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意在包容所有类型的用户和爱好。早期的用户大多也都遵守着这条规则,即使有不同观点,也是“求同存异”的理性讨论。

但现在,一些原本不属于豆瓣画风的东西被带到了这里。部分新用户打破了豆瓣的原有秩序和用户之间默认的交流模式,让书影音用户有所不满;而外来吃瓜用户则会觉得书影音用户都是自视清高的“文艺青年”,两耳不闻窗外事。

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加入豆瓣,所有用户都在豆瓣的包容范围之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不同的行为模式阻碍了双方和谐的共存状态,矛盾也由此产生。

如此格局的形成,最初发生在2010年,豆瓣开始社区化的那一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