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互联网需要学会遗忘?

最近,因为自己的「黑历史」被扒而遭遇网络暴力的人越来越多了。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无论博取流量还是为爱发声,似乎都难逃群众们目光雪亮的检视。当下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都不算数,算数的是你三年、五年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

始终如一、言行一致确实是良好品德体现,但到了互联网时代却有些变味甚至让人产生不安。

除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朋友圈三日可见之外,微博作为广场式社交工具也上线了「仅半年可见」甚至被戏称为「自主炸号」的「帐号临时停用」功能,以确保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隐藏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网络平台海量的存储空间在帮助人们保存了必需数据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记住了许多无效信息;在协助算法推进科技发展的同时,似乎也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比起成为地球历史的见证者,互联网或许要开始学习遗忘。

无法和解的「过去」

随着我们越多的在网络上记录我们的生活、工作、个人情感与观点,互联网承担着一个尽职的记录者角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