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解析TCL逆势增长营销战略( 二 )

很可惜,电子硬件属于后者,也正因为如此,价格战成为这个行业不可逃脱的魔咒。不打,死路一条,打,可能死得更快。

1995年,TCL与创维等国内电视机厂商一起发起价格战,成功从国外电视机品牌手里抢回国内市场,扭转“国弱洋强”的局面。而20多年后的今天,TCL决定抛弃这种饮鸩止渴的战略,重新定位自身的生意模式。

提升竞争维度

营销圈有句名言:“顾客不是想买一个1/4英寸的钻孔机,而是想要一个1/4英寸的钻孔。”

在《营销管理》一书中,菲利普·科特勒将顾客需求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并分解为:核心利益、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

以TCL所在的家电行业为例,顾客的核心利益是想要让生活变得更舒服、便捷和美好。这种核心利益要靠具体产品来满足,比如电视机满足娱乐需求、冰箱满足存储美食需求等。但如果企业仅仅将自己定义为基础产品的提供者,那是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甚至无法存活下去。

因此,企业开始追求“更高、更快、更好”这种比较级层面的竞争,这是在“期望产品”维度的比拼。比如手机行业在2017年左右经历的“更大屏、运行更快……”这种维度的竞争,家电行业在上世纪末就已经经历过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