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三氯甲烷初裁成立后是如何翻盘的( 四 )

晚上回酒店后,我一直在思考第二天的发言形式。

好好先生地去讲道理肯定是不行的,那是书呆子的做法;大闹会场更不行,那是无理取闹;沉默可以吗?那是放弃权利!对了,既不放弃权利,也不能好好先生,那就找一个对方的破绽入手,加上破釜沉舟的勇气!

第二天会议上,果然被我抓到了破绽,我的一席发言,让主持人也坐不住了,当场失去了常态。不得不佩服国家级机构的成熟,商务部终裁局的一位领导出面发言了,当场宣布调查延期(详见商务部2004年5月26日公告;我的发言详见《中国化工报》2004年6月21日)。

吃午饭的时候,大家看着我一语不发;我们的律师实在憋不住了,倚靠在门楣上对我小声说:下午能否不要太生气地发言?我笑而不答!目的都达到了,我要回上海喽,不会发言了!

听证会前的“插曲”

商务部调查局经过漫长、严密细致的补充调查,于2004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公开听证会,参加会议的有全部出口商代表以及他们的律师、发起方以及第三方和北京相关的法律界、媒体的人员,共80多人。除工作人员外,会议现场不得拍照、录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