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王韧:基因“存读写”,铸造中国生命科技战略新高地!( 二 )

就生物遗传资源的保存而言,中国并不是唯一拥有大型保藏库的国家。例如,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为15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提供经费支持,包括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位于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以及位于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等,其中有11个中心拥有农作物的种质资源保藏库。全球第一个农作物种质资源保藏库便是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而我国第一个农作物种质资源保藏库,便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其中保藏了我国绝大多数农作物的种质资源;还有位于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位于挪威的“世界末日种子库”,它保藏了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以及很多国家提供的作物种质资源。

再从人类遗传资源角度来说,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医院、医学研究机构等都保存了人类医学样本。此外,除了将生物样本作为一种生物资源进行保藏以外,还有生物资源信息的保存,包括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或组织都开展了相关工作,但以上大多生物信息数据库并没有和样本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这种形势下,您认为建立国家级的基因库对于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