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王韧:基因“存读写”,铸造中国生命科技战略新高地!( 五 )

第一,深圳国家基因库将数字化作为生物遗传资源永久保藏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生物遗传资源库,每一份材料入库时会登记“Passport Data”,这就像一份护照,记录了一些最基础的信息。例如,一个品种的农作物入库时,要登记它的产地——在哪里采集,它的基本表现型——如高度,甚至产量,但是都没有记录它最根本的遗传信息——基因组。而深圳国家基因库充分发挥自主工具——高通量测序仪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的优势,对生物遗传资源进行测序,并把得到的基因组信息进行存储,这无疑更有利于这些资源的永久保藏和开发利用。因此,我们实现了“存(低温保藏生物遗传资源和基因数据资源)、读(即测序得到基因信息)和写(基因编辑甚至是基因合成)”的平台建设,而此前国际上还没有能够贯穿“存、读、写”这三个功能的先例。

第二,深圳国家基因库根据“存、读、写”的功能,形成了“三库两平台”的业务架构。“三库”由生物样本资源库(主要存储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动植物资源活体库(即动植物的样本库、繁殖材料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存储和分析基因数据资源)组成。“两平台”一个是指“读平台”,即数字化平台,它是全球规模最大、通量最高的测序平台;一个是指“写平台”,即合成与编辑平台,目前也是国内基因合成能力最大的平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