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家庭账户白皮书(2019)发布:家庭账户模式成转型新方向( 三 )

近年来,中国保险公司积极主动推行保险供给侧改革,成绩斐然。虽然已经晋身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是在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和成长空间。

破解个体客户经营模式痛点,打造家庭账户模式

一直以来,国内寿险业务多以保单为基本单位进行管理,营销方式也主要以个体客户为中心。当保险越来越普及时,一个人有多张保单,一个家庭有多人买保单时候,管理多张保单并发挥更大作用是所有消费者与保险企业要面临的问题。

《白皮书》显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以个体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供给侧导向的产品为中心经营理念,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家庭保障需求。目前市面上很多产品的产品条款、产品责任、费率等都是制式化,往往只能满足消费者特定领域的单一保障需求。而家庭是一个互动组织,家庭保障需求是综合多样的。随着家庭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层次的上升,标准化的保险产品或产品组合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家庭综合保障需求。

2.保险产品附属权益相互割裂,家庭类服务需求未被满足。一方面,消费者从个人保险账户获取基本的保险保障之外,还可能获得附属权益,包括专家咨询、健康管理、出行优惠等,但这些更多只面向个人,而非家庭。另一方面,不同家庭成员的保单附属权益往往相互割裂,且不同保单的权益可能存在重合,没有将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服务有效联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