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开始进村养猪( 八 )

只要查阅数字 ID,就能获得这头猪的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等信息,而饲养员再也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猪场里巡逻,手动更新纸质档案了。

AI 比人更懂猪

除了料肉比,另一个评估养殖效率的关键数据是 PSY,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养猪发达国家的规模猪场平均 PSY 能超过 25,丹麦的 PSY 甚至高达 30,而在中国,PSY 的平均数只有 16。

“PSY 提不上来的原因之一,就是让猪怀孕实在太费劲了,空怀期太长。”葛洪说。

想要让母猪怀孕,就要先判断母猪是否已经发情做好配种准备,在传统养殖业里,这是一件既要靠眼力也要靠运气的大工程。

进猪场的第一周,李佳隆就有幸参与了母猪发情鉴定小分队。

当时,李佳隆和几个猪场的小伙子七手八脚地赶着一头大公猪走进种猪舍,慢慢经过两侧限位栏里“夹道欢迎”的母猪们。“500 斤的大公猪,獠牙那么老长,看了直害怕。”回想起这个过程,李佳隆还是心有余悸。一边赶着公猪慢慢走,李佳隆一边挨个观察着母猪的反应:“如果母猪眼神很迷离,耳朵竖起,站着不动,那大概率是发情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