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平米铁皮亭到400亿市值,“省”出来的春秋航空( 三 )

春秋航空是国内民航业中以精细化著称的知名航企,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以旅游行业起家,在航空业向民营资本开放时进入航空市场,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在国内成功推行低成本航空模式。

谈及过去取得的成就与对中国低成本航空的贡献,现任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表示,春秋只是先行了一步,希望中国的低成本航空能够共同蓬勃发展,共同建立中国的低成本航空标准。

1

从旅行社到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的故事最初是从旅游开始的。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几十万返城知青就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时任上海市长宁区遵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王正华先后创办了汽车制造、客运、货运、出租等共6家公司。1981年12月,在中山公园一个只有2平方米的铁皮亭子中,春秋旅游社(现官网称“春秋旅行社”)正式创办,“天使轮”资金2000元。

那个年代,市场经济还在初步孕育阶段,创业是个陌生的词汇,未来是未知的,可循的经验是稀少的,但也正因为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拥抱创新,一年左右的时间,这6家公司都得以快速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