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再多的美好标签,也难掩乐信的“人血馒头”属性( 二 )

展开剩余88%

作为曾经的“校园贷”双雄之一,在经历过多次的主营业务转型之后,上月底,在美纳斯达克上市的乐信发布了截至今年6月30日的2019年第2季度财报。根据财报信息显示,乐信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为人民币2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0亿元人民币营收增长了超过两成。实现的净利润为6.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了5.4%。

在整体营收构成中,金融服务收入占据“大头”,为15亿元人民币,同比微涨了8.1%。贷款手续费和服务手续费收入为1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了148%。

为什么营收增长了两成但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原因在于销售成本的激增。2019年第二季度,乐信的销售成本为5.9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了54.8%,其中销售及营销开支为3.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119%。销售成本之外,乐信在这一季度的研发开支、总务及行政开支等也出现了不同比例的上涨。

不过,乐信这份看起来颇为“平平无奇”的财报相比于其他围绕在乐信周围的争议可能并没有那么惹人关注。近期,沉寂已久的“校园贷”乱象似乎又开始有了“复兴”的趋势,而在涉事、被举报的平台中,乐信赫然在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