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频分析到量子霸权:探究谷歌的人工智能之路(13)

在最初Maven项目引发的争议中,谷歌内部电子邮件揭示了公司内部对其人工智能野心能否被接纳的担忧。“我不知道如果媒体开始关注谷歌正在秘密制造人工智能武器的话题,会发生什么,”谷歌云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李飞飞曾经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对同事们说。“无论如何要避免提及或暗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武器可能是人工智能中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她还建议公司植入一些积极的公关故事,比如一些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我会非常小心地保护这些非常正面的形象,”她写道。

这些有关人工智能的抗议引发了一场持续的公关危机。今年3月,谷歌宣布成立一个先进技术外部咨询委员会,也就是俗称的人工智能道德委员会。但就在一周多后,该委员会因数千名谷歌员工抗议其组成而解体。

皮查伊本人也已经介入了好几次。去年11月,他致信员工承认谷歌的失误。他说:“我们认识到,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并不完全正确,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很明显,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但围绕谷歌如何部署技术的争议仍在继续。今年8月,一个名为谷歌人权(Googlers for Human Rights)的内部员工组织发布了一份有800多个签名的公开请愿书,要求谷歌不要向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或难民安置办公室提供任何技术。

推荐阅读